保健業務科室
? ? ? ?兒童保健科是集兒童保健、疾病防治、科研及教學為一體的專業科室,是國家級兒童早期發展示范基地,省市殘聯指定的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基地。承擔著全省兒童保健技術指導、培訓、督導工作,堅持保健與臨床相結合,始終致力于推動全省兒童健康事業的發展。兒童保健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兒童體能、智能、社會適應能力、情感等素質全面發展,不斷提升家長的育兒理念、提高兒童健康水平??剖椰F有人員30人,由醫生、護士、親子老師、特教老師、心理治療師、康復治療師等組成,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4人,碩士研究生6人。主持科研十余項,發表論文百余篇。下設兒童生長發育門診、兒童營養門診、高危兒門診、兒童心理行為門診、兒童中醫保健門診、減壓門診,開展兒童早期發展親子課堂、孤獨癥康復訓練、沙盤游戲治療、感覺統合訓練、家長工作坊、新生兒聽力篩查、遺傳代謝病隨訪、嬰幼兒泳療等服務項目。
科室電話:0431-81869040
技術專長:
生長發育門診:主要對兒童進行生長發育監測、步態分析、骨密度監測、脊柱側彎篩查等工作,開展兒童生長遲緩、矮小、性早熟、青春發育延遲等疾病的診治。
營養門診:主要開展0-18歲兒童青少年營養相關性疾病的預防及診療工作,通過體格生長監測、膳食分析、飲食行為調查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綜合評價兒童營養狀況,并根據個體兒童年齡特點、營養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營養干預方案及飲食行為矯正策略,在改善兒童營養狀況同時培養兒童良好飲食習慣。
高危兒門診:是針對出生有高危因素(尤其是早產兒)或體檢發現有發育偏離/異常的嬰幼兒進行隨訪、監測、評估與早期干預。采用“評估—指導—訓練—再評估”的模式,監測兒童體格生長及神經心理發育,根據兒童年齡特點及個體生長發育狀況,進行家庭指導、早期干預及必要的早期康復治療,強調個體化的保健與全面干預,促進高危兒童早期發展。
兒童心理行為門診:對兒童青少年常見的發育、行為和心理疾病提供評估、診斷和干預三位一體的服務。診療范圍包括兒童語言和言語障礙、兒童孤獨癥、兒童學習困難、兒童注意缺陷多動沖動綜合癥、兒童睡眠障礙以及其他常見行為如咬指甲,吃指頭、過度依賴、退縮、發脾氣等。通過對兒童進行全面、專業評估后,制定詳細的治療計劃,包括家長咨詢、家長培訓、各項針對性的個別或小組訓練,從而達到治愈或緩解癥狀的目標,幫助兒童更好地適應學校和社會生活,提升兒童生活質量。
中醫保健門診:中醫兒童保健門診運用中醫藥方法對兒童常見病、多發病進行診療;對兒童健康問題進行保健指導和干預,促進兒童健康發育;通過小兒推拿、穴位按摩、耳穴壓籽、穴位貼敷、藥浴等方法,辨證論治,通過調理臟腑、疏通經絡,調動自身氣血,增強體質,也可用做日常保健,治未病。
早期發展親子課堂:實行會員制。師資隊伍由醫生、幼師和護士組成,根據兒童各月齡段的生長發育水平和教育心理學上的敏感期制定訓練計劃,由專業的親子教師授課。開設有特色親子課,奧爾夫音樂課,創意美工課等小課堂。并每三個月由醫生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水平、認知水平、神經心理發育水平、大運動及精細運動發育水平等進行階段性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開展有針對性的親子活動及個性化指導。
孤獨癥康復訓練:我們是省、市級孤獨癥兒童康復項目定點康復服務機構。主要發展孤獨癥兒童社會性,以尊重、信任、快樂、發展為原則開展兒童康復工作。課程設置以結構化教學(TEACCH)、 回合式教學(DTT)、 關鍵性技能訓練法(PRT)、 早期丹佛介入模式(ESDM)等理論體系為支持,包括:認知訓練、語言訓練、聽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訓練、大肌肉感覺統合訓練 、小肌肉精細課(個人工作系統)、生活自理能力訓練、 多媒體情景活動及融合小組活動,以綜合干預模式為主導,重視發展孤獨癥兒童社會交往、認知、自理、運動、游戲等全方面能力。同時將中醫的推拿、穴位按摩、耳穴壓籽等方法引入康復訓練中??剖乙MC-PEP-3作為教育療效性評估手段,為家長提供訓練效果評價及了解兒童個體發育差異,幫助家長了解兒童的發育優劣勢及兒童發育潛能。
家長工作坊:我們注重對家長的支持性服務工作,開展特殊兒童以及行為問題兒童的家長課堂,為家長系統介紹家庭訓練方法,為兒童在生活場景及自然情景中的能力獲得提供了保障。并最新引進香港協康會家長工作坊,目的在于讓家長學習管教與教導兒童的技巧與方法 ;提升父母自信心;減少孩子的行為問題,減輕父母的管教壓力。
心理咨詢及沙盤游戲:我們是省內首家全國兒童早期發展進家庭項目心理健康指導示范基地。主要開展孕產婦、兒童以及家長的心理咨詢并進行家庭養育指導。針對3歲以上兒童的身心發展問題(注意力不集中,社會交往差及行為問題等)、學習問題(學習無動力、拖拉、考試焦慮等)、情緒問題(易發脾氣、敏感、暴躁、語言障礙、不自信膽小等)、人際問題(惹事生非、無玩伴、不愿與人交往、選擇性緘默癥等)、性格問題(做事任性、缺乏毅力、攻擊性行為、嬌生慣養等)進行干預。